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作动态 > 电影剧本创作行业动态
2016年电影编剧与电影创作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7-09-18来源:字号:[ ]

提高创作质量  讲好中国故事

      

提要: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一时间,各种议论莫衷一是,而能达成共识的是,提高电影的创作质量是当下最为显在的迫切要求。2017年是“创作质量促进年”,为把脉国产电影创作,分析影响电影创作质量的深层次原因,本次调研在以往关注电影编剧队伍创作现状、所思所想的基础上,聚焦编剧对2016年国产电影创作的看法及预期,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新鲜数据,汇总意见建议,为“提高创作质量,讲好中国故事”的题材规划、选题策划、编剧人才队伍建设及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创作质量  电影编剧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在银幕数、观影人次、电影故事片数量、放映场次均增加的情况下,票房增速放缓。一时间,各种议论莫衷一是,而能达成共识的是,作为内容产品,电影的内容质量日益成为吸引观众是否进影院的关键所在,提高电影的创作质量无疑是当下最为显在的迫切要求。2017年是“创作质量促进年”,为把脉国产电影创作,分析影响电影创作质量的深层次原因,本次调研在以往关注电影编剧队伍创作现状、所思所想的基础上,聚焦编剧对2016年国产电影创作的看法及预期,以期为“提高创作质量,讲好中国故事”的题材规划、选题策划、编剧人才队伍建设及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

《2016电影编剧与电影创作调查问卷》调研对象抽样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包括活跃在创作一线的电影编剧、青年电影编剧以及各地重点培养的创作新秀。我们向覆盖全国各省(区、市)的244名编剧提供线上填写提交问卷的链接地址,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回收问卷170份,回收率为70%,有效问卷为100%。其中创作一线编剧问卷回收率为55%,青年编剧、创作新秀为93%。经数据统计发现,创作一线编剧样本的83份问卷与青年编剧、创作新秀样本的87份问卷选项契合度较高。数据统计由调查问卷软件自动生成。在实际提交问卷的调研对象中,中青年编剧为85%,其中年龄﹤30岁的为35%, 31-50岁为50%;长期从事与电影相关工作的编剧是样本主体,年限长于3年的为72%。

问卷共设计68道单选题。设计单选题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选项的集中与分散度来分析问题的主次与复杂性,而“其他”选项的设置,可以考察题目选项设计的合理性与准确度。

 

 

图1:调研对象年龄分布情况

 

图2:调研对象从事与电影相关工作年限情况

二、调研问卷数据分析

(一)电影编剧创作情况及创作认知

1.编剧独立创作的原创剧本采用率不高,其署名权基本得到保障,独立创作仍是主要创作方式。在问及近3年编剧独立署名的电影作品情况时,选择0部的51%,1部以上49%;问及从事哪种剧本创作模式时,选择独立创作的50%、多人联合创作21%、编导合一11%;问及是否有原创剧本被制片方采用时,选择是的52%。

2.编剧独立创作倾向较明显,与实际所从事的创作方式契合度较高;参与团队创作的意愿不高,认为团队创作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叙事断裂和个性化风格的缺失,对目前的创作状态及成绩都不太满意。在问及编剧更愿意从事哪种模式的剧本创作时,选择独立创作的50%、编导合一21%、多人联合创作17%;问及联合创作电影剧本的优势时,选择取长补短的35%、创意创新33%、提高效率14%;而问及联合创作电影剧本最突出的问题时,选择叙事断裂的31%、个性化风格缺失29%、缺乏思想深度11%;问及对自己目前创作状态和成绩是否满意时,选择否的67%。

3.接受“命题作文”创作成为职业常态,但难点在于与制片方难以达成共识和对不熟悉题材的驾驭。在问及编剧是否接受“命题作文”创作时,选择是的96%;问及命题作文创作最大的难点时,选择难以达成共识的22%、对题材不熟悉21%、题材束缚想象力18%、制片方要求不明确17%。

4.院线电影剧本创作仍是主流,创作周期普遍较短,剧本修改意见主要来自制片方与导演。在问及编剧的主要创作方向时,选择院线电影的46%、电视剧22%、网络电影12%;问及主要接受哪方面的修改意见时,选择制片方的38%、导演21%、行业专家17%、剧本评估软件0%;问及创作周期时,选择3-6个月的41%、少于3个月26%、6-12月24%、12个月以上9%;问及最佳创作周期时,选择少于3个月的10%、3-6个月 43%、6-12个月39%、12个月以上8%。

5.对网络电影分流院线电影观众的认知度不高。在问及网络电影是否分流院线电影观众时,选择否的65%;问及网络电影最大的优势时,选项较分散,选择制作成本低的24%、内容与社会热点契合度高18%、渠道资源丰富15%。

6.IP改编火热的主要原因是有受众基础,文学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对热门电视剧IP的电影改编缺少意识。在问及IP改编持续火热的原因时,选择有受众基础的41%、原创力匮乏26%、渠道便捷11%、投资风险小11%;问及当下电影创作对文学资源的开发是否充分时,选择否的83%;问及热门电视剧IP是否应该及时改编成电影时,选择否的78%。

7.电影剧本推荐渠道不够畅通且较分散,有效渠道较单一。问及电影剧本推荐渠道是否畅通时,选择否的76%;问及获得推荐的主要渠道时,选择业内专业人士的35%、参加征稿活动21%、创投活动11%、选题招标4%及常设专业平台1%,而选择其他的28%。

8.体验生活有助于积累创作素材与激发创作灵感,已成为创作自觉;采风目的明确,但缺经费、时间紧等困难突出,行业协会在提供渠道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在问及是否需要定期外出体验生活时,选择是的92%;问及体验生活的主要渠道时,选择制片单位根据创作需要安排的40%、自主联系29%、宣传或广电部门等单位组织11%,选择行业协会安排的只有2%;问及体验生活的主要方式时,选择有创作目的60%、自由旅行29%;问及创作一个剧本应有的体验生活的合理时长时,选择1个月的63%、3个月16%、3个月以上8%;问及体验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时,选择缺经费的33%、时间紧30%;问及体验生活对创作实践的影响时,选择积累创作素材的51%、激发灵感34%。

9.参加学习培训的意识较强,但机会较少,培训方式呈多元化,但对授课式集中培训的倾向度较高。在问及2016年是否参加过影视创作培训时,选择否的77%;问及是否需要集中培训时,选择是的73%;问及主要参加哪种方式的培训时,选项较为分散,选择授课式集中培训的24%、看片交流会14%、作品研讨会14%、编剧论坛12%,而选择其他的28%;问及希望得到的培训方式时,选择授课式集中培训的31%、编剧论坛20%、看片交流会17%。

(二)对当下电影创作与电影批评(评论)环境的看法

1.电影创作环境满意度不高,编剧缺少创作话语权,职业化程度低与心态浮躁问题突出。在问及对当下电影环境是否满意时,选择否的73%;问及当下编剧面临的主要困难时,选择无创作话语权的41%、地位边缘19%、作品完整权保护不够14%;问及编剧队伍存在的突出现象时,选择职业化程度低的32%、心态浮躁27%、专业编剧缺16%。

2.较之2015年,2016年国产电影创作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好电影少是导致票房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资本影响创作日益明显。在问及2016年票房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时,选择好电影少的53%、从量到质的结构性调整26%;问及对2016年国产电影整体创作水平的看法时,选择有所下降的36%、有所提高28%、好作品数量下降25%、好作品数量上升11%;问及中国电影创作的时代特征时,选择“资本为王”的40%、“内容为王”31% 、“受众为王” 26%。

3.“口碑”对电影票房的影响较明显,电影批评(评论)感性化、两极化特点突出,专业影评人的公信力较弱,但专业化的评论载体仍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在问及“口碑”是否能左右电影票房时,选择有较大影响的67%;而问及2016年电影批评(评论)环境最为突出的现象时,选择感性压过理性的21%、两极分化明显21%、主体多元化17%、亲友推荐胜过专业影评人12%;问及对电影批评(评论)载体的关注度时,选择专业电影网站的32%、微信公众号24%、主流媒体影评22%。

4.新生代主导之势尚未呈现,主旋律创作有所突破,但整体创作缺少亮点,类型片满意度不高,(青春)爱情片市场表现欠佳。在问及是否呈现新生代主导电影市场的趋势时,选择否的54%;问及2016年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时,在所列出的20部热点(话题)影片中,选择《湄公河行动》的22%、《罗曼蒂克消亡史》16%、《驴得水》11%,其他选项较为分散,占比都﹤10%,尤其票房大片如《美人鱼》2%、《长城》1%、《盗墓笔记》0%;问及创作亮点时,选项也不够集中,选择主旋律电影创作进步明显的28%、警匪题材拓展明显16%、文艺片品质有所提升15%,而选择没有的17%;问及对哪种类型创作最为满意时,选项较分散,选择文艺片的18%、警匪片16%、主旋律14%,而选择没有的18%,其他票房表现较好的类型占比都较低,如奇(魔)幻片、(青春)爱情片各4%;问及哪种电影类型市场表现欠佳时,选择(青春)爱情的24%、惊悚23%、(武侠)功夫电影16%。

5.主旋律题材电影创作参与度不高,具有口碑度的主旋律作品稀缺,而“伪现实”故事多成为现实题材创作最为突出的现象。在问及2016年主旋律电影创作参与情况时,选择否的75%;问及除《湄公河行动外》最具口碑度的主旋律电影时,选择没有的61%;问及现实题材电影创作最为突出的现象时,选择“伪现实”故事多的28%、题材缺少创新19%、缺少立得住的银幕形象18%、热点题材少10%。

6.周星驰喜剧电影受市场欢迎的原因较复杂,但内容草根化与价值观(文化)表达巧妙是赢得观众的主要原因;动画电影的最大亮点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但整体认可度仍偏低。在问及周星驰喜剧电影持续获得票房成功的原因时,选择内容草根化、价值观(文化)表达巧妙的51%;问及动画电影创作亮点时,选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的30%,选择原创度高和题材多样化的各18%,其他选项较为分散;问及印象最深的一部动画电影时,选择《大鱼海棠》和没有的分别为50%与28%,其他列出的《摇滚藏獒》《熊出没之雄心归来》《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2》《小门神》《年兽大作战》占比都较低,在8%-1%之间。

(三)创作瓶颈突破与创作趋势前瞻

1.近远期国产电影的创作短板仍是科幻片,提高整体创作水平的关键突破在于加强对剧本创作环节的重视,而提升原创力最为有效的举措是搭建原创剧本推介平台,《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将有利于鼓励(保护)原创。在问及国产电影创作题材短板时,选择科幻片的32%、现实题材27%、儿童片18%;问及提高国产电影创作水平关键突破点时,选择重视剧本创作环节的42%、提高原创力18%;问及提高剧本原创力最有效的举措时,选择搭建原创剧本推介平台的33%、建立剧本孵化基地23%、设立专项扶持资金20%;问及《电影产业促进法》对创作环境的影响时,选项较为集中在鼓励(保护)原创上为28%,其他选项较分散。

2.生活积累是编剧创作较为突出的短板,而提高观察提炼生活的能力与增强文化担当意识则是提高编剧创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在问及编剧创作短板时,选择生活积累的30%、剧作技巧17%、叙事格局12%、文化表达10%;问及提高编剧创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时,选择提高观察提炼生活的能力的24%、增强文化担当意识23%、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18%、加强知识贮备14%。

3.擅长类型较为分散、擅长题材集中在现实题材上,而现实题材、中小商业片(轻工业)电影类型将成为未来创作热点,科幻(重工业)电影类型创作力量较弱,参与合拍片创作意愿强。在问及擅长的创作类型时,除了主旋律20%外,选择其他8种类型选项的较为分散,其中爱情14%、喜剧12%、悬疑11%、幻想9%,而选择警匪、动作、动画、惊悚的占比都在5%-0%之间,选择其他的21%;问及擅长的题材时,选择现实题材的49%、幻想题材16%,其他题材选项都在8%以下;问及创作方向时,选项也较为分散,选择主旋律的19%、幻想15%、悬疑14%、爱情12%,选择其他的24%;问及近期是否有现实题材创作计划时,选择是的85%;问及未来3年电影类型的创作热点时,选择中小商业片(轻工业)的40%、商业大片(重工业)23%、合拍片13%;问及参与合拍片创作意愿时,选择是的89%。

4.增强中国故事国际化讲述能力是剧本创作的着力点,真实事件改编与原创IP生产将成为电影剧本创作热点。在问及未来国产电影剧本创作的着力点时,选择中国故事国际化讲述的30%、本土题材类型化叙事27%、现实题材拓展24%;问及未来几年的创作资源热点时,选择真实(新闻)事件(案件)改编的34%、原创IP生产32%、热门网络文学IP改编15%,而选择经典文学、热门电视剧、热门网游、热门话剧IP改编的合计为12%。

5.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讲述能力亦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发力点,展现民族特色则是增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在问及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发力点时,选择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讲述能力的77%;问及中国电影产生更大影响的有效途径时,选择展现民族特色的30%、尝试国际化选题25%、多元化合拍片14%,而选择建构大片思路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各12%。

 三、评述及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打造一支高专业素质的编剧队伍

1.切实保障编剧的署名权等合法权益。当下,忽视电影编剧署名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独立创作剧本的编剧署名基本能得到保障,但多数联合创作、接力创作或修改创作的编剧其应有的署名形式往往得不到相应的体现,同时,作品的完整权也很难得到相对的保护。在电影海报上或电影宣传时,凸显导演与演员的名字,却很难看到或提及编剧的名字。在以“导演中心制”为主导模式的国产电影创作中,以导演为核心的编剧团队进行集体创作剧本渐成趋势,而基数庞大的无名气编剧更要借助于有名气的编剧才能获得参与创作的机会。可以想象,这些编剧的著作权维权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建议建立专门面向广大编剧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的著作权维权组织,以委托代理的形式替编剧个人进行著作权维权。

2.形成尊重剧本创作的行业风气,为编剧下生活提供有效的帮助与便利。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根据电影创作需要,为电影创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编剧等创作人员下生活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鼓励与支持。《促进法》为营造良好的电影创作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也应逐步落实到位、贯彻执行,才能为电影创作起到实质性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3.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影视编剧职业信誉档案数据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当下,中国电影已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期”,而编剧队伍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电影剧本创作主体身份构成多元化,创作方式方法多样化,组织形态复杂化,分散性、流动性增大,这也加大了对编剧人才的发现培养、团结引导、扶持推介的难度。建议各级宣传或广电部门的相关单位、行业协会、民营文化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政策、平台、资金、信息等优势,为编剧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机会,为他们畅通下生活的渠道;搭建及时有效的宣传推介平台,构建编剧人才资源共享数据库,加强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联络沟通,从而能洞悉编剧人才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知晓他们的创作动向、创作擅长,进而能及时地明确他们的创作道路、引导他们的创作方向,成为他们获取创作机会的桥梁纽带。

(二)端正创作态度,更新创作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与创作能力

1.明确为人民创作的态度,力戒功利浮躁之心。2016年,国产电影的亮眼之作数量不够多,部分电影作品口碑平平。在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当下,资本影响艺术创作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项目的创作周期与下生活的时间大大缩减,其结果就是缺少高质量、多样化、内容区分度高的电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编剧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的创作者,一定要经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要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提炼生活,不断提升原创力,发扬工匠精神,沉心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

2.增强互联网思维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娱乐发展迅猛,院线电影面临着新的挑战,观众的分流正在悄然发生。这些新问题、新现象将对电影编剧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出新要求。正所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思考电影的内容品质、观众审美期待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个人化的作坊式创作已不能适应电影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应积极尝试适应并熟悉工业化的团队创作模式,而基于对电影选题策划、创作生产、宣发等各环节的知晓,编剧能更有效地创作出优质剧本。

(三)增强题材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创作热点资源的合理化转换

1.建立题材规划科学管理体系。科学地进行题材规划管理,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性,避免大批跟风之作、雷同之作充斥电影市场的现象出现,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使更多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的电影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特别是作为献礼片的主旋律创作,更要在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做好题材规划与选题策划,可借助电影孵化计划平台,向获得扶持的制片单位,结合其自身或所在地的创作资源优势,分题材类型进行选题策划创作。同时,依靠一支专注于主旋律电影创作的编剧队伍,积极探索主旋律电影在题材挖掘开拓及叙事格局、人物塑造、情节设计、思想表达等故事内容的创意创新,如《智取威虎山》《战狼》《湄公河行动》等影片都是近年来在艺术创意创新上取得较大突破的口碑之作。

2.科学合理地使用、转换热门创作资源。要引导编剧对高质量文学作品、网络小说、电视剧、话剧等IP资源进行合理化电影改编,充分挖掘这些创作资源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同时,更要重视对商业大片(重工业)创作力量的鼓励、培养与扶持。重工业电影是做大电影市场体量,抗衡好莱坞电影,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依托。

(四)增强创作的使命意识与文化担当意识,提升原创力,发挥电影评论的“批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出作品、出精品,而传播中华文化关键是要拿出好作品,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明确使命,担当责任,是提高创作质量的首要任务。

1.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巧于表达。剧本创作者首先要了解认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特点内涵与精神气质,对时代精神要有敏锐的感触与捕捉,有了深刻的认识思考,才能在创作中对中国故事、中国价值、中国文化进行表征与表达。要善于创新性学习借鉴,好莱坞对全球先进文化进行吸收加工为己所用的创新能力,韩国电影本土题材的国际化讲述能力以及香港类型电影的娴熟技巧都有值得学习和参考借鉴之处。

2.发挥理论实效,彰显“批评精神”。电影批评(评论)应发挥应有的理论实效性,在引导矫正创作方向、针砭创作问题、理清创作思路、总结创作得失等方面,彰显“批评精神”;在提升审美、引领风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作用。电影编剧首先是电影观众,也应该是电影评论家,对作品准确的理解,深入的思考,独特的赏析一定会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结语

近几年,中国电影在生产能力和制作水准上都创造出突飞猛进的成绩,电影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再先进的电影技术、再高超的艺术手段,都要服务于故事内容。在电影市场日益活跃的当下,剧本创作质量及编剧队伍的专业素质与创作能力频频引发行业热议,编剧行业要进行“自救”的呼声此起彼伏。在“创作质量促进年”的开年之际,本调研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新鲜数据,汇总意见建议,旨在为编剧“提高创作质量,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